更新时间:2025-02-22 09:46点击:76
《神人畅》解析
其音调古朴粗犷,节奏铿锵有力,仿佛带着原始祭神舞蹈的韵律,展现出苍古雄健的曲风,如同江河奔腾不息,音节清亮透彻,恰似日月穿梭天际。这首曲子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“天人合一”的古老哲学思想。
《神人畅》是中国古琴曲中的瑰宝,是唐代以前仅有的两首以“畅”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,全曲仅使用古琴的一至五弦进行演奏。它讲述了古代部落领袖尧在祭祀时弹琴,琴声美妙至极,感动了上天,使得天神降临人间,与人们一同欢乐歌舞,共同庆祝这一盛典。
六朝时期的琴论家谢希逸在《琴论》中提到,《神人畅》乃唐尧所作。尧在弹琴时,天神降临到他的居所,因此有了这首琴曲。而《古今乐录》则记载了另一个故事:尧在祭祀天地时,有神明显现并对他说洪水正在肆虐,于是尧命令儿子去治理洪水。
在2003年,中国文化部组织申报中国古琴为世界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时,《神人畅》作为重要曲目,被详细介绍。
《神人畅》的特色不仅在于它仅用五根弦就创造出了如此生动的艺术效果,更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古琴上的十三个徽位的泛音。据晚唐琴家陈拙的琴论记载,有两首琴曲使用了“徽外”声,而《神人畅》便是其中之一。这首曲子在上、下两准各用一声,被称为“神授声”。泛音清晰明亮,代表着阳刚之气,用以表现神明的庄严与神圣。而全曲十三个徽位泛音的全面运用,甚至还包括徽外之音,则寓意着神明的无处不在。泛音段的旋律如同倾诉性的语言,表达了神明对人类的深厚情感,博大而宽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