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03-01 09:58点击:55
《阳春》乃由古曲《阳春白雪》衍化之琴音,寓万物复苏,春风和煦之意境。
《阳春》之谱,初见于《神奇秘谱》,原为八段,后世有十五段、十段、十七段等诸般传本,且多添设分段小标以明其意。据宋玉《对楚襄王问》所载,《阳春白雪》本为有词之歌,然其艺术高超,演唱甚难,故能和者寥寥,遂成“曲高和寡”之绝唱。朱长文《琴史》有云:“刘涓子善鼓琴,于郢中奏《阳春白雪》之调。”而《神奇秘谱》则述,此曲至唐高宗时已失传。显庆二年(公元657年),吕才依琴中旧曲重加修订,方得流传。
《阳春白雪》于《神奇秘谱》中分为二曲。《杨抡太古遗音》论之,《阳春》一曲,绘万物回春,和风淡荡之景,奏之当冲和雅致,不可浮华。而《风宣玄品》所列分段之标,如“气转洪钧”、“阳回大地”、“三阳开泰”等,皆绘春之盛景。
吴景略依《诚一堂琴谱》(清程允基撰于1705年)奏《阳春》,其音活泼流畅,满溢春日之生机。吴兆基则据《大还阁琴谱》(清徐上瀛撰于1673年)演《阳春》,其韵冲和清丽,春光隐隐跃于指间